乐爱电影:国产剧 日韩剧 欧美剧 综艺吴乐 安卓APP下载

您的位置:首页 > 电影新闻

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万亿 为什么人们的理财选择变得保守?

收藏 举报该信息发表时间:2022-07-20 14:49:08

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的增长十分明显。央行近日披露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

相比于其他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银行存款更受青睐,这背后原因既有疫情的因素,也与国民金融素养普遍不高有关——因为投资理财知识有限,所以更倾向于选择专业门槛较低的存款产品。而随着下半年经济回暖,预计居民的多元化投资意愿也将逐步恢复。因此,提升国民金融素养依然非常重要。

存款快速增长

7月11日,央行官网披露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5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5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1.6个百分点。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4.83万亿元,同比多增9741亿元。

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6月末,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

阮健弘指出,二季度央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这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国居民在金融投资、资产配置中,依然对银行存款这种低风险的资产有很大偏好。”在7月6日举行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启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彭兴韵这样表示。

银行存款虽然风险较低,但收益也有限。而且今年上半年,在监管正常的指引下,银行业普遍下调了存款利率。

据阮健弘介绍,6月新吸收的定期存款利率明显下降,为2.5%,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存款利率的下降,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包括消费增长可持续性的支持。

为何偏爱存款?

尽管利率走低,存款依然备受青睐,这种投资心理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阮健弘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局部地区有所反复,居民对流动性的偏好有所上升。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预计随着疫情的缓解,居民的投资意愿也将逐步恢复。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财富管理事业部总经理杨辉也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金融行为中也有一种乐观情绪,很多人热衷中长期股权类投资。人们对自己未来的现金流有信心,其投资行为就会比较主动、积极,甚至激进。而在经济下行周期,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没那么高时,就会呈现收缩的防御性态势。

人们偏爱存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资理财知识的缺乏。

彭兴韵指出,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受到地域、文化程度的影响,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与个人金融素养相关。更高风险的投资理财活动,要求投资者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而购买银行存款,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门槛较低。

“所以,居民投资理财的现实矛盾在于,理财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 彭兴韵这样概括道。

金融素养亟需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启动了《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3年版)的编订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有双重价值,一是在大变局下,掌握足够的金融知识,可以保障自身境遇不会变差;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金融手段获取未来的收益。

提升国民金融素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彭兴韵指出,中国国民金融素养培训体系包含五个方面,除了国民通过阅读书籍和理财实践进行自学之外,还包括来自学校、监管机构、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化金融知识普及民机构的金融投资教育。

这其中,学校的教育主要面向在校生,受众有限,金融机构的咨询服务又往往带有一定的营销目的,社会化金融知识普及机构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这类机构如量子之歌旗下的启牛学堂,在启牛学堂主办的“718启牛日”庆典上,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启牛学堂CEO李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融消费者是否具备足够的金融素养,对于推动金融生态圈建设,构建金融市场完整闭环至关重要。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也指出,国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既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也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尤其要关注广大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素养。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丰富面向新市民的养老金融产品,并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增强新市民金融反诈能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最新评论 (本评论只代表本站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信息共有条评论我要评价这条信息

  验证码: 如果您无法识别验证码,请点图片更换    匿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

随便看看